隨着泰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儲價格越來越低,阿貓阿狗都開始做起雲存儲服務了。
在Google中搜索“網盤”,排在結果前列的有115,百度雲,華為,微盤等等。…而在百度的搜索結果中,自然自家產品放第一位,排名基本和google一致,只是渣浪的微盤沒了蹤影。然後那個什麼迅載啊119啊,從dns記錄看,都是推出一兩年的阿貓阿狗【迅載:你說什麼?!

本文沒有純屬筆者腦內補完+吐槽,如需來源請求,請自行腦補。

真的只是網絡上的一塊硬盤


2009年,115推出了它的“網絡U盤”[1.1] [1.2],提供1G的存儲空間。在這之前,很久很久以前,昔い昔い,“網絡硬盤”、“網絡U盤”是服務商們常用的名字;如果你的網齡足夠大,你也許聽說過永碩E盤(02年左右[2]),網易的280M超大網盤(05年[3]),之後還有聯想網盤(07年左右[4])。你可以把網絡看作一個接口,通過這個接口你可以存取服務器上的某一塊空間;就像是FTP的網頁版。而大家的運營模式都是一致的:小容量的“永久空間”,稍大一點的”永久空間“;很小的”免費空間“,超大的”付費空間“。分布式存儲?那是什麼高深的技術?誰會去用它!

其實這裡還有一個統計學的把戲:當分配給用戶512M的空間時,並不是所有用戶都是使用所有的空間;當用戶群體具有一定規模後,就可以得出一個期望利用率,利用這個值,服務商可以買更少的硬盤而滿足增長的用戶需求,並且保持收支平衡(有點像龐氏騙局)。所以那時大部分網盤發布初期到漸漸成熟的過程中會逐步增加空間容量,到以後就基本不再增加,就是這個道理。膽大的服務商會在初期就提供很大的存儲空間,實際上他們並不能讓用戶放滿這所有的空間;115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直到11年115才拿到1億元的融資[1.2],在這之前,也許它的大容量只是繡花枕頭。當然”臨時空間“也是一大殺器,因為這意味着服務商可以重複使用已經被佔用的空間。而115又是一朵奇葩,因為它貌似會延遲一段時間才真正刪除服務器上的文件,這就使得上傳熱門的資源的人們為它節省了更多資源。

所以115在網絡存儲的“戰國時代”中崛♂起了。

 奇基的時代(07末~09初)


隨着天朝網絡速度的增加,用戶開始有了分享文件的需求——至少從服務商們的舉動來看是這樣的。在網頁數奇葩地井噴的07~08年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5頁,是納米盤以及Raysource飛速網等開始最紅火的時代。公開化的網絡硬盤很早就有不要來源請求==,然而在那個奇基的時代,大家都開始使用一種叫“提取碼”的字符串來分享文件。另外分布式存儲的概念也開始在服務商之間蔓延開來。雖然針對所謂分布式,各家各有自己的解讀;是服務器東一個西一個,還是文件分片存儲…說起來都是“分布式”。(就像現在不管什麼網絡服務都喜歡在名字前加個“雲”)納米盤使用了微軟的SkyDrive,實際他就是一個skydrive api應用;後來微軟不給他用了,運營模式的改變直接導致納米盤銷聲匿跡。而飛速網在一開始也飽受文件丟失的垢病,雖然不知道到底是技術失誤還是有意為之;同時困擾它的還有版權問題。

115的滑鐵盧


很快到了2011年,115拿到了他的1億融資,依舊是激進的容量策略,並且用簽到的方式來增大用戶黏性。115在有資源分享需求的網名中得到了很高的市場佔有率。那個時候,除了少量如AV GV等的分享會選擇飛速網以外,大家幾乎都在用115。直到今天使用搜索引擎得到的資源仍有很大部分是u.115.com的鏈接,足見當時的影響力。這時的115既提供文件分享,又可以提供完全私有的存儲。但是115似乎走了錯誤的路線,依靠付費用戶和廣告盈利。在中國使用免費服務的慾望是從操作系統就有的,我可以註冊好幾個賬號得到好幾個15G,為什麼還要買你的vip?
而之後,幾乎所有的版權糾紛都僅僅指向115,分享功能從禁止視聽文件開始逐漸走向完全關閉。這裡有個很高的歷史就是迅雷的狗狗搜索。似乎有種這樣的規律: 如果有一家公司集中着互聯網上新出現的大部分資源,並且讓網民很容易地發現並獲得,他就會被爆侵犯版權。這也許就是別人吃不到葡萄怪葡萄酸,犯了眾怒吧。
於是乎115跪了,市場又開始了分化。

阿貓阿狗的時代


就如我們看見的那樣,懂點某nix,有錢買硬盤,你也可以搞個“ooxx盤”。想搞大點還有開源的hadoop可以學習,又有GFS可以看文檔,世界真是太美妙了www

但是howeverしかし我們真的需要一塊幾十上百G的偽·私有空間,然後用word檔和ppt填滿它?

或者一個更大的永遠不可能塞滿的空間(因為大部分網民使用ADSL線路)或者“無限空間”?

或者一個小得可憐的“免費空間”卻還不夠分享一部低碼rmvb電影別看了這裡什麼也沒有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雲存儲


國外有很多運營模式可以借鑒

  1. Google Drive型:在線辦公,文檔共享。沒有人會抱怨:擦google drive怎麼才5個G讓不讓人活。因為你可以把照片傳到Google+相冊,把VID傳到有土鱉。同樣的還有基於SkyDrive微軟文檔。在中國,提供這樣的服務的也有不少,但是微軟的office有盜版了,openoffice是開源的,google drive沒有完全被牆,存在感稀薄但是終究是存在的微軟文檔,僅僅靠免費+收費這樣的在線辦公似乎沒法在中國活下去
  2. Dropbox型:離線辦公,在線同步或者文檔備份,最重要的是有文件版本功能。猜測後台採用的是類似GFS的存儲結構,利用其不易刪除的特性提供文件版本。在中國提供文件版本功能的貌似只有酷盤(?);筆者認為酷盤的立足點很好,做得也和dropbox可以一拼,但是卻沒有做得越來越壯大;是缺錢了?此外,dropbox也未被完全牆奸。
  3. MediaFire等型:免費+付費的文件分享。這種類型的數量國外有炒雞多;在中國也有許多。筆者認為做得最出色的當數快傳度娘盤,要給別人看,大和快是必要的;這也是為何115老去之後這兩者迅速壯大的原因。快傳的之所大得起來是因為其多年流氓行徑收集大量的資源可供重用,度娘的快是因為產品線廣闊建立的逆天CDN基礎。大概。另外,似乎只靠付費用戶支撐的那幾家在中國估計是活不下去的;快盤微盤等等都是依託已有的服務捆綁銷售的贈品。
  • 國內還有一種最近(?)很火的模式,是把Click to Pay(或者叫Pay Per Click)和文件分享結合起來。筆者最早知道的是千軍萬馬,然後還有119,依靠用戶“お金が欲しい”的心理吸引用戶。這兩家誰抄誰的筆者不想考證,但是作為掉進adf.ly坑裡的過來人,筆者語重心長地對你說,想賺錢,還是去新東方烹飪學校
  • 如果把百度文庫和新浪愛問也考慮在內的話,貌似純粹的文檔共享並沒有很廣的市場;愛問也是憑着上個時代積累的搜索引擎排名混到現在,新浪似乎準備把用戶群都導到微盤那裡。

那麼115現在在幹什麼呢?

反正我沒看出所以然來,大概正在徘徊猶豫尋找立足點?

為什麼大家都說免費15G空間,然後新用戶只有5G

都是115給帶壞的嗯,妄圖增加用戶黏性或者依靠社交發展,which筆者認為是一種很操蛋的行為【因為推廣鏈接會被無視掉而且又可以直接刷www

so……

我們需要的絕不是一個純粹的網盤;5G抑或15G的空間只不過是一個或者兩個U盤的大小,接觸得到電腦的人不會連U盤都摸不到;既然如此,為何要煞費苦心花幾十倍的時間把他拖到網上給自己看?

那麼你寫這點的目的是神馬

老紙覺得很不爽!中國的雲存儲起步晚,發展又這麼慢。既沒有國外的多元化,有沒有某些老牌網盤的那麼敬業,因此會讓人產生“這個XX盤會不會像辦了會員卡的理髮店一樣突然消失啊”這樣的想法,很捉急有木有!老紙現在只能用dropbox和skydrive了有木有!炒雞慢有木有!

finally{

感謝CCTV,Google等公司的大力支持;能像只小鹿一樣歡快地看到這裡筆者表示很開森&欣慰;如有想法請留言,想罵人請點擊窗口右上角的紅叉

}

以上 && exit()